明明一直偏袒魏延的诸葛亮,怎么反倒成了害死他的主谋?下面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早些年间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对魏延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天生反骨”,反复无常。可近年来随着各种翻案风的兴起,很多人又认为魏延很冤,觉得诸葛亮嫉贤妒能。可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呢?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于魏延的出身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录,翻看《三国志》,他的出场只有简单的一句: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在追随刘备攻下汉中后,被封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将魏延作为了自己的亲信,将他封为前军司令,丞相府参谋。
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随后派遣魏延出兵羌中,立下战功成就了魏延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感觉魏延的军功争得差不多了,诸葛亮又直接给魏延封侯。
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这一次加封,使魏延在军中权力仅次于诸葛亮和李严,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蜀汉唯一有实权的将军。虽然魏延官居高位,又有各种耀眼的军功加身,但他在军中的人缘却非常不好,基本上除了杨仪,所有人都对他的态度都是“当时皆避下之”。而诸葛亮却对他偏袒有加,在他与同为将军的刘琰争吵时,诸葛亮会选择惩罚刘琰
《三国志》刘琰传: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
也许就是这样的偏袒,造成了魏延最后被杀的结局。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魏延还担任大将军、先锋、督前部。在退军之际,诸葛亮的第一考虑是要魏延断后,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而魏延虽然在北伐的战略方针上和诸葛亮偶有分歧,但是他在诸葛亮生前始终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
诸葛亮临终前的安排是: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发。
诸葛亮考虑到了魏延也许会在他死后违抗军令,对此他做了两手准备的。最好的可能是魏延听从军令,为蜀军后撤断后。如果魏延反对撤军,就改由姜维断后,大军径自撤回。“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说得很明白了,蜀军这时就是要以将军队平安撤回汉中为最高原则。
在当时的局势下,如果诸葛亮真要除掉魏延也不可能用这种让自己军队互相火拼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但会损失自己国家原本就有限的兵力还及有可能被曹魏的军队会乘机掩杀。
魏延的死主要还是由于他与杨仪两人积怨太深,杨仪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又善论军国计策但他有一个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性狷狭”,刘备在世的时候,他就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为此还遭到刘备的贬斥。
后期杨仪与魏延都在诸葛亮身边担任要职,魏延骄傲自大,杨仪经常与他针锋相对。两人甚至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就争吵起来,魏延身为武将会拔刀对着杨仪比比划划,而杨仪又气又怕又委屈在诸葛亮身边痛哭。面对这样的魏延,杨仪当然会想尽办法治他于死地。《三国志》记载:
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而魏延平时的所作所为也早已引起了众多同僚的不满,史书记载“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许多人平时都不赞同他的战略主张,魏延肯定想找机会证明他比诸葛亮高明,进而使舆论让他代替诸葛亮。因此在诸葛亮死后他提出了“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同时,魏延对于让他给杨仪断后这件事,他也是非常反感的“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由此可见无论是魏延还是杨仪在这次“南谷口火拼”之中都是存有私心的,都是不顾全大局从而损害蜀汉利益的行为。因此,会引起费祎、姜维、樊建、王平、马岱等人的共同反对。
但是如果没有杨仪,费祎、姜维、樊建、王平、马岱等人应该只是遵从诸葛亮的遗命,改为姜维殿后,大军快速撤退,但杨仪为了私怨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他会在魏延逃往汉中时派马岱将其追杀,还把魏延的人头踩在脚下恶狠狠地咒骂,并诛夷魏延三族,这一切行为,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在公报私仇。
魏延的死可以说完全是魏、杨两人平素积累的私怨到了不可收拾程的地步而引出的结果。而很多人却莫名其妙地将这个主谋的帽子扣到了诸葛亮的头上。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3136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